「心理学」基因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人分为两种性别其实是个进化谜题,目前为止,还不清楚为什么达到某种大小体型的动物会出现两种性别,根据达尔文的生物学观点,两性的存在真的是奇怪无比,因为你的后代,将只有你一半的基因遗传,如果克隆一个人,将有100%的基因遗传,所以从进化是为了繁衍基因的角度,性别的演化依然是个谜。
你有多渴望一场艳遇?男人和女人在看待这个问题上是不同的。在社会智力上,在攻击性和移情作用上,都存在着两性差异。我们可能会疑惑,两性的差异到底有多大?我们可以消除两性差异吗? 我们从一些书籍和理论中去尝试寻找答案。
Steve Pinker所著的《心智探奇》一书中的第一句引言非常有趣:“大自然没有规定我们该接受什么生活,该如何生活。虽然已经到了生育年龄,但我至今仍不想要孩子,我已然投入于生物学资料中,忙于阅读和写作,做调研和帮助学生,在学术圈里活动,而忽略庄严而紧迫的传播基因的使命。按达尔文的准则,我生来简直就是错误,一个可悲的失败者。但我乐于这样生活,如果我的基因不喜欢这样,它可以自己跳河去。”pinker的观点很合理,我们的确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是为了遵循自然的选择,但如果你认为对错仅仅取决于是否以繁衍更多的基因为导向那显然是错误的。如果仅仅是为了繁衍考虑,我们就不会考虑避孕,也不会考虑非生殖相关的事情。通常,我们的身体与大脑的进化是为了繁殖的成功,但我们能运用大脑选择自己的命运。道德不一定要紧循生物学原理。
引用Richard Dawkins的话:“如果一个孩子受到的数学教育很差,那我们会觉得下一年更换一个好老师就可以了。但如果说孩子数学差可能是基因上的问题,那人们就会倾向于得出绝望的结论。如果原因归结于基因,它就是恒定的,做任何事都无法改变的。遗传原因和环境因素在原则上并无差异,只是有些容易改变,有些不容易,基因究竟做了什么让人们觉得他们又坏又霸道,为什么基因被看做恒定不变的且无法逃避的影响因素,而媒体、知识、宗教没有这种影响力。”
重点来了,实际上某事的诱因逻辑上是独立于可改变它的事实的,比如说我们可以想到一些问题完全是由基因引起的,但非常容易改变;有些是由文化因素引起的确很难克服。比如说一个人先天视力不好,是因为基因的影响,并不是其他因素造成的,但是通过一些仪器或者用眼镜就可以解决视力不清的问题。再比如说我们不喜欢胖子,全社会的审美都在以瘦为美,这不是基因引起的,而是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的,但我们很难改变这种审美和喜爱偏好。遗传问题并非是无法避免的,由文化产生的问题也并非容易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