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国际新闻 > > 正文

立陶宛,一个缺乏自我认知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1-08-23 18:26 来源: 点击: 0000 次 字体:   |    |  
立陶宛,这个蕞尔小国最近跳得有点欢,如果不是无理干涉我国内政,相信很多人都不会知道地球上有这么一个国家。 但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个国家。 立陶宛是波罗的海东岸的一个国家,人口268万,面积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五分之二的北

    立陶宛,这个蕞尔小国最近跳得有点欢,如果不是无理干涉我国内政,相信很多人都不会知道地球上有这么一个国家。

    但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个国家。

   

    立陶宛是波罗的海东岸的一个国家,人口268万,面积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五分之二的北京那么大,和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并称波罗的海三国,首都维尔纽斯。

   

    立陶宛的历史很悠久,公元1240年,立陶宛成立了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

    13世纪和14世纪,立陶宛吃下了蒙古帝国攻占基辅罗斯后留下的几片领土,立陶宛大公从此成了欧洲的大军阀,他统治着广袤的领地,从波罗的海地区向南,穿过东斯拉夫腹地,直到黑海。

   

    1385年开始,立陶宛与波兰分分合合,组成联合体。在1392年——1430年,维陶塔斯大公执政时期,立陶宛成为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立陶宛原本是东正教的势力范围,1387年立陶宛大公——约盖拉以皈依天主教为条件,获得了波兰国王的王冠,从此天主教成为立陶宛国教。从16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维尔纽斯一直是波兰文明和犹太文明的中心。曾经的大公国首都维尔纽斯,如今依然是立陶宛共和国的首都。按今天的话说,立陶宛祖上也曾阔过。

    1795年后,立陶宛广袤的领土被不断瓜分,也算得上是多灾多难。1939年9月,纳粹德国闪击波兰,苏联也从另一边发起了对波兰的进攻,捎带着占领了立陶宛的大部分地区。

    1944年,苏联红军进入立陶宛,立陶宛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并加入苏联。接下来的几十年,立陶宛默默无闻,但作为信仰天主教的国家,和它东边信仰东正教的邻居格格不入,渐行渐远。

    1989年8月,波罗的海三国人民,掀起了独立运动的浪潮。

   

    最先宣布独立的是200万人口的小国立陶宛,立陶宛人民为了争取民族自立,从苏联独立出来,干的事儿简直就是可歌可泣、气壮山河。

    一个200万人口的小国,全国一半的男女,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步履蹒跚的孩子,手拉着手,结成了将近200公里长的“人链”,站在国境线上,挡着苏联的坦克。这条人链穿过河流,穿过田野,跨过桥梁,穿过城市,非常壮观,被西方称为“波罗的海之路”。苏联军队要开进立陶宛镇压,但坦克走到哪儿,面对的都是浩浩荡荡的人墙,大家手拉着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着苏联坦克。

    人墙仿佛在呐喊:“你就轧过来吧!”要是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士兵,那就真敢开着坦克轧过去。但这时候的苏联士兵,不像斯大林时代那么野蛮了。关键是各国记者架着摄像机呢,巴不得你赶紧轧,你轧完了马上全球直播。

   

    一个苏联精锐的装甲师开过来,美丽的立陶宛少女,抱着一把火红的玫瑰花,爬上坦克,给炮口插玫瑰花,人家给你献花,你拿机枪把人给突突了,合适吗?你干得出这事儿来吗?所以,一把玫瑰花,挡住了一个装甲师。苏联领导人一看,陆路行不通,那就空降。

    于是,苏联最精锐的近卫空降师,空降在了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机场,空降不能拿伞往下扔兵,那范围太大,扔得满地都是。于是降到机场,然后坐装甲车出来。空降师刚一离开机场,就被机场外边的老百姓围住了。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怀抱耶稣圣像,跪在装甲车前边,你轧吧,你轧了老大娘我没关系,你要轧了耶稣可不行。在西方国家,你要侮辱耶稣,你就跟畜生没有任何区别了,属于灭绝人伦的行为。所以,一个老大娘又挡住了一个空降师。

   

    当年戈尔巴乔夫看到这个镜头,深受震撼,讲了一句话:“既然他们如此强烈地要求独立,那就让他们独立吧,我们留在苏联内部的人把苏联搞好,他们今后会重新要求加入的。”戈尔巴乔夫太天真了,苏联解体就是从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开始,从立陶宛率先独立开始。

    连200万人口的一个小国都搞不定,那就完了。

    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这波罗的海三国率先宣布独立,接着苏联的主体三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也宣布独立,苏联顿时分崩离析了。

    独立之后的立陶宛头也不回地扎进了西方的怀抱。这时候的立陶宛不讲独立性了,和西方主子打得火热,甘做反俄急先锋、桥头堡,和邻居俄罗斯,白俄罗斯都闹得关系很僵,这两个国家的体量都不是一个小小的立陶宛可以抗衡的,再加上地缘上的接近,受两国的经济文化影响很大,特别是沙俄对维尔纽斯的长时间统治,不可避免的渗透到这个国家的骨髓,为了对抗俄国的影响,立陶宛抱紧西方的大腿更是不敢撒手了。

    独立之后的立陶宛和中国的关系还是比较友好的。1991年9月14日,中立建交。中立签署合作文件十多个,涉及经贸、科技、文化、交通等领域。

    立陶宛2004年加入欧盟,并作为16+1成员国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后,两国的经济和文化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据统计,2016年双边贸易增至8.314亿欧元;2017年,双边贸易额18.6亿美元;2018年1至4月,双边贸易额6.5亿美元,同比增长26%。

   

    维尔纽斯的天空

    立陶宛与中国的关系往来不仅限于廉价商品、模特和篮球,还有……

    2010年维尔纽斯大学成立孔子学院,2017年携程旅游推广立陶宛后,中国游客数量暴涨近170%,在过去的12年里,中国投资立陶宛将近1.2亿欧元在制造业、科技和IT行业,第一批投资的有华为和中兴,50多家中国企业在立陶宛设有办事处……

    那么一直和中国关系还算可以的立陶宛为何突然反水?

    个人认为有历史的因素,立陶宛作为一个原社会主义国家现资本主义国家,对一直的社会主义国家且发展较好的中国或多或少有嫉妒的心理,更何况立陶宛的祖上也曾阔过,历史和现实的差距不可避免的导致立陶宛的不平衡心理加剧,没事就想找点别扭,还专挑强国、大国,这从立陶宛和一衣带水的邻居俄罗斯、白俄罗斯不对付可见一斑;现实的因素是特朗普在位时期谋划的“中东欧投资战略”让立陶宛嗅到了机会的气息,作为一个从1991年倒向西方的老赌客,立陶宛的举动无疑是想以小博大,向美国纳投名状。所以立陶宛以收益低于预期为名退出了中国主导的多边合作机制,这是典型的赌徒心理。

    作为一个小国,应该有明确的自我认知,可以在大国间周旋,但绝对不能选边站,那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不小心是要受伤的。在此奉劝立陶宛,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贵。

    立陶宛!我的祖国!你如同健康一般,只有那些失去你的人才懂得你的珍贵。

    ——亚当·密茨凯维奇《塔杜施先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声明: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本站也不负内容真实性--- 新闻头条 责任编辑:linxing洛峰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