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社会民生 > > 正文

80岁老人临终哭诉:后悔曾经的偏心

发布时间:2021-03-19 10:00 来源: 点击: 0000 次 字体:   |    |  
父母一生都在等我们一句谢谢,而我们一生都在等父母一句对不起,但我们彼此都等不到。 我们只负责到18岁,你是个女孩要嫁人的,父母不图你养老。 为了供大哥去斯坦福念书,母亲连商量一声都没有,就直接卖掉了明玉的房间; 为了帮二哥找工作,母亲毫不犹豫地

“父母一生都在等我们一句谢谢,而我们一生都在等父母一句对不起,但我们彼此都等不到。”

“我们只负责到18岁,你是个女孩要嫁人的,父母不图你养老。”

80岁老人临终哭诉:后悔曾经的偏心

为了供大哥去斯坦福念书,母亲连商量一声都没有,就直接卖掉了明玉的房间;

为了帮二哥找工作,母亲毫不犹豫地又买了一间房;

二哥想要出去旅游,母亲二话没说就掏出来2000元赞助,而成绩优异的明玉想要花1000元上提高班,却被母亲拒绝,甚至为了省钱,母亲不顾明玉的前途,强迫明玉去念免费的师范大学.....

这是前年热播剧《都挺好》里面的片段,这部剧这么火应该来源于他本身的体裁是在与现实如此的贴近。

80岁老人临终哭诉:后悔曾经的偏心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而父母更是如此,不管如何肯定会有所不现对待。

 

据《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研究显示,75%的母亲承认自己和某一个孩子更亲近。偏爱,其实在很多家庭中普遍存在。

 

而现实中也有更多的老人面临者剧中苏大强的结局,往往最后看护照顾自己的就是那个自己亏待的孩子和自己亏待的媳妇。

世间或许没有感同身受,但是世间可以将心比心!

下面回答也是深得人心,是的,为什么妈妈不愿意管呢?相比来说人都是善良的,你如何待我,我如何待你。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善良的。而遇到这种偏心的老人更比比皆是,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你不愿意,那当你需要的时候也别想让别人心甘情愿。

所以父母也要善良,无法全端平,但一定不能太偏心,让一方太寒心。特别是对待女儿和儿媳,因为真正老了能照顾也只有他们。

80岁老人临终哭诉:后悔曾经的偏心

另外一位80岁的老人是我的奶奶:

记忆中,从小我很少去奶奶家,奶奶家是在县城,而我们家在农村。因为母亲不会哄人,就是标准刀子嘴豆腐心。一直不是很受奶奶待见。而我另一个二伯母却很会做人。因为和堂妹差几个月,一直一起上学,从小周边的朋友都问我,哎你和那谁是不是一个奶奶?怎么感觉她每周都去你奶家,还有钱?

没错,我很少去奶奶家,也很少有奶奶的亲情感。但妈妈对奶奶却是一直有很大的意见,因为从小奶奶就没帮过她,一个人又下地干活又带孩子,那时我爸爸还在经常外地出差。

等到奶奶年纪大了后,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大伯二伯都不管,一直都是我爸我妈管,而奶奶也没有女儿,最后一直都住在我家。而爸爸还要工作,奶奶因身体一直都还可以就是最后瘫痪在床,但头脑清醒,后来天天洗护都是我妈在搞。

我每次回去,奶奶都跟我说后悔曾经对我妈不好。

在我奶临走之前还拉着我妈手说,这辈子亏欠了我妈。我妈也是哭的不行,我安慰她,好人有好报。

80岁老人临终哭诉:后悔曾经的偏心

但现实中有多少好人有好报。

我想起曾经有句话,“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父母一定不能太偏心?

 

作家吴文君说:“往往越是得到更多关注的孩子,越难有独立的人格和照顾自己的能力。”

就像《都挺好》中的二哥,从小在母亲的溺爱下长大,自私自利、毫无担当,长大了成为“啃老”的巨婴。母亲去世后,失去依靠的他性格大变,生活失控,因为一点误会,对亲妹妹明玉大打出手,险些坐牢。

对待家里孩子都应该以爱相待。

 

曾经还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几个兄弟姐妹在父母走后,反而疏远。

因为父母偏心,从而导致被偏爱的孩子的性格缺陷,也因为父母偏心从而造成兄弟姐妹之间反目成仇。

 

毕竟人都是有记忆的,曾经受过的所有伤害都不会因为后来而改变。

 

其实从周围人能看出来,父母最后养老大概率会留在那个不被待见有亏欠的孩子那里,大部分原因在于被偏爱的孩子自私,从小被偏爱,所以什么都觉得是理所当然,过度自我。基本就完全不会承担起自己该尽的义务责任。

80岁老人临终哭诉:后悔曾经的偏心

美国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说:“明智、成熟、有爱心的父母所持有的观念会考虑到家庭中每位成员的感受和需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声明: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本站也不负内容真实性--- 新闻头条 责任编辑:linxing洛峰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