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北川中学的十年涅槃(5)
04
新生有旧痕
师生们都记得,2011级高考成绩出来那晚,北川中学罕见地放了烟花。“有史以来第一次。”郑海洋说。
当晚,老师们带着同学出去吃夜宵喝酒,许多人哭了。郑海洋考得不好,但也去赴了宴。震前一位遇难同班同学的父亲是学校老师,在饭桌上拉着他互诉衷肠,对他说:“并不是你做得不好,而是你经历了太多,承受了太多。”瞬间,郑海洋湿了眼眶。
全校前四名的学生都在郑海洋的班。那是2008年地震后的第四届高三,也是搬入新校区后的第一届。同为年级主任的唐高平说,2011级很难带,不仅有伤残学生,也有大量震后免中考就读的学生,不乏一些此前辍学者,生源质量没有门槛,基础薄弱。
但那一年的北川中学,还是以182人本科上线的成绩完成了绵阳教育局下达的113人的指标,“这标志着北川中学开始慢慢走上正轨”。此时,距校长刘亚春震后提出的“3年恢复、6年提升、9年跨越”的目标,正好过去3年。
(北川中学2008年初三某班学生毕业十周年聚会,来老县城祭拜逝者。同事摄。)
不过,对北川中学来说,后面的“提升”和“跨越”目标才最为困难。走上正轨,也意味着外界关注和支援渐渐散去,更多工作需要自食其力。而原本,这所中学在绵阳教育版图上并不显眼,甚至落后。
北川中学生源多来自县域内的山区,基础教育薄弱。家里有经济条件的,或成绩足够优秀的学生,大多会在中学时被送往绵阳求学,优质生源几乎留不住。刘亚春的儿子初中时原本成绩优异,可前往绵阳求学,但他考虑到自己校长儿子的身份,就留在北川中学支持父亲工作,与郑海洋为同班同学,最终在地震中不幸遇难。
每年高中招生线,“不是平武倒数第一,就是我们倒数第一。”宋波说。学校震后最初发展艰难而缓慢,2012年之前本科上线人数都是100余人,到2015年也只有300余人。“一本”人数迟迟不能突破100人,而每个年级的人数已开始逼近1000人。教学成绩与投资2亿余元的硬件设施极不相符。“2亿元投资啊,北川一个县的财政收入才几亿。”唐高平感慨。
2013年4月,为了让新北川中学的硬件设施物尽其用,实现将北川中学办成名校的目标,绵阳市教育局开始推行绵阳中学与北川中学联合办学的模式。作为闻名全省的“超级中学”,绵阳中学派出17名骨干教师,赴北川中学开始首期的3年支教。北川中学当年开始内设“绵中班”,按照绵阳中学标准招生、教学、考核。这种市县联合办学的模式,同样也在其他学校推广。
北川中学效果最好。2016年,首届有“绵中班”参加的高考,北川中学本科上线873人,比2015年增长527人,重本上线274人,比2015年增长240人。北川中学开始出现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教学质量名列县级中学前列,有更多本地优秀生源愿意留下来。
唐高平坦承,给北川中学15年,可能也发展不到这种水平。他至今记得,援建企业怡海集团派北京的老师过来支教时,这些老师所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方式。在那之前,北川中学几乎没有老师会用PPT讲课,包括地震前拍下北川中学最后一张完整照片并上传到博客的唐高平,“主要是不会”。
宋波和北川中学一样,开始渐渐好起来。他说,时间起到了最大疗效。他重组了家庭,2010年与新任妻子在长虹培训中心相识,后结为夫妻,目前已育有一子。伤口愈合了,但伤痕还在。每次听到同事有孩子考上了“985高校”,抑或念到了名校的博士,他就会伤感地想:“要是儿子还在,也应该上大学了吧。”
他坦承,如今北川中学的重生离不开外界帮助。“不能做苦难的名校,这个出名不是真真正正的名校。”宋波说,学校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他们自己想学。
为此,虽然如今教学质量在绵阳市县级中学里领先,但北川中学的高中招生线一直停留在400多分的全市倒数水平,对所有老师采用平均分,按学生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希望给基础薄弱的孩子更多机会。
高一年级语文老师蹇琴就是这样的孩子。她来自北川乡镇中学,是新校区第一届高一学生,2013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后回母校做教师,完成了自己的蜕变。原本,她有机会留在成都,但最终决定回来。“恋家,也贪恋这里这么好的环境设施。”蹇琴指着教学楼旁边的一棵大树,那是当初他们新生报到时一起植下的小树苗,今已亭亭如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