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会醒悟: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通常过得更好
现代社会发展极为迅速,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并且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儿女双全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的追求的目标,但是,家里的孩子多真的是一件好事吗?下面我们结合心理学领域的知识,具体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将人类的一生分为了八个阶段,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在这八个阶段之中,个体在成年期也就是(25岁——50岁)这个年龄阶段最大的需求与矛盾就在于生育与自我专注的冲突。
这个时候的中年人要面对的是来自社会、家庭、工作的各种压力,他们要照顾孩子、照顾家庭,还要照顾自己的情绪,除此之外,若是父母健在,还要面临赡养双方老人的难题。
如果你的家里有多个兄弟姐妹,如果关系和睦,那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可能会轻松一些。
但是如果你们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地和睦,那你可能还要再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到底谁来赡养老人,怎么赡养老人,在共同赡养的情况之下,谁负责的多一点,谁负责的少一点等等。
我们社会现在存在着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如果家中的兄弟姐妹多,会更容易出现有关赡养老人方面的问题,相比之下,独生子女家庭出现这种问题的几率就很小,出现这种状况,又该如何解释呢?
“赡养不公平”的现象
首先,在那些子女多的家庭之中,大多数情况下,子女都会对赡养老人的责任进行分散,换句话讲,就是会平均分配赡养老人要承担的费用和人力等等。
但由于每个家庭经济能力的不同,人与人性格的不同等等因素,很容易出现一种“赡养不公平”的现象。
例如,那些兄弟姐妹关系并不是十分和睦的家庭中,兄弟姐们们会相互猜忌,推脱责任,有些人认为,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就应该多承担一点,有些人认为,工作不忙的人应该多承担一点,反正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道理,众说纷纭,最终产生各种各样的分歧,很难能够达成一致的共识。
相比于此,独生子女家庭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就不存在分散责任这一说法了,赡养责任只在一个人的身上,不想承担也得承担。
所以,人到中年之后,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相比于那些有多个孩子的家庭,生活质量会更高,亲人之间的相处也会更加和睦幸福。
精力投入
其次,如果家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的爱会全部倾注在他一个人身上,父母也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他、培养他、陪伴他。
在这种成长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在成人之后,进入社会的时候,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独立自主的能力也明显更强,能够在社会上更好地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在事业方面能够取得成功的几率明显更大。
相对于独生子女家庭,那些家中有多个孩子的家庭,由于在原生家庭阶段,每个孩子得到的爱和培养是不同的,肯定会存在一些资源的分配不平均,这会导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心理缺陷。
由于孩子多,家庭的经济条件也就更差,这些孩子的人格塑造很有可能会不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会直接导致在他们成年之后,在婚姻生活方面存在巨大的隐患。
如果子女们对自己的家庭问题都处理不好,又何谈能够好好地赡养老人呢?
并且,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发现,个体行为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失衡,极其容易导致个体出现中年危机(MiddleageCrisis),那些自己经历着灰色中年的群体,在赡养父母,照顾家庭等方面,会明显存在着一种不耐烦和抵触的情绪,而出现在他们身上的老化现象也会因此而更加严重。
当然,对于上述言论,也有人持有反对意见,因为还是有很多兄弟姐妹相处和谐,孝顺的子女们,能够在共同的努力下使父母的老年生活过得更加幸福美满。
综上所述,并非家中孩子越多越是件好事,有时孩子太多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烦恼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