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古代历史 > > 正文

在这做豆腐的北京胡同,毛泽东爱上了一生中最爱的女人

发布时间:2019-03-09 22:20 来源: 点击: 0000 次 字体:   |    |  
一条条窄窄的胡同,互相穿插、相互交织。春日里,微风拂过;夏日里,蝉鸣鸟叫;秋日里,枯黄一地;冬日里,银装素裹。老北京胡同的每一个季节都别有风味,每一个老北京胡同也都有一个说头儿。 在老北京无数个胡同中,有些声名在外,有些鲜有人问。而有这么一

一条条窄窄的胡同,互相穿插、相互交织。春日里,微风拂过;夏日里,蝉鸣鸟叫;秋日里,枯黄一地;冬日里,银装素裹。老北京胡同的每一个季节都别有风味,每一个老北京胡同也都有一个说头儿。

在老北京无数个胡同中,有些声名在外,有些鲜有人问。而有这么一条胡同却有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它西起旧鼓楼大街,东至宝钞胡同,全程步行约5分钟,它的名字叫做“豆腐池”,也曾被唤作“朝红胡同”。

一九一八年八月的某个下午,毛泽东来到了这里,并在这里留下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民国七年,也就是公元一九一八年,那一年八月份的某天,毛泽东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知识和真理而参与领导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来到了北京。而毛泽东这番在北京的寄住地便在这豆腐池胡同十五号的“板仓杨寓”。而这“板仓杨寓”呢则是毛泽东伦理学老师杨昌济的居所。正是在这里,毛泽东遇上了一生中的最爱——杨开慧。或许这一次两人的遇见不是初次相遇,因为这一段历史并无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是有一点却是许多人观点一致的,杨开慧见着了毛泽东那是在其看到了毛泽东的文章之后。

那是四年前的一个春日下午,杨昌济正在看着爱徒的读书笔记,看到兴处不免发出了一些叫好声。而在房中看书的杨开慧听到了父亲的连番较好,鬼使神差地放下了书,来到了父亲跟前。看着父亲拿着一本学生的笔记,还边看边赞不绝口,让杨开慧好奇心大作。而这本笔记正是毛泽东21岁时所作的《讲堂录》。而在杨开慧看到笔记中内容之后,心里便对这个未曾蒙面的人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更希望哪天能见上一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声明: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本站也不负内容真实性--- 新闻头条 责任编辑:linxing洛峰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