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有7个儿子,为何把皇位传给了他年仅10岁的儿子孙亮?
孙权活了71岁,是三国中寿命最长,也是掌权时期最久的(从坐领江东算起)君主。孙权做了这么久的位子,如何妥善选拔和培养接班人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
孙权有7个儿子,分别为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奉、孙休、孙亮。孙权起初器重长子孙登,并在称帝后册封其为太子,不过孙登早亡,孙权只能另选其人。次子孙虑早于孙登去世,于是按照长幼排序,孙权册立三子孙和为太子。
孙权这么做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却引发了东吴长达十年的“内乱”。
由于孙权一直没有册立皇后,所以从出身来说孙和同其他弟弟的身份是一样的,虽然孙和被册立为太子,但他却不是嫡子。而孙和的生母王夫人同孙权的长公主孙鲁班不对付,孙鲁班经常对孙权说王夫人的坏话,还设计陷害王夫人,致使王夫人郁郁而亡,这让太子孙和备受打击。
因为孙鲁班的掺和,孙权对孙和就不那么看重了,反倒给孙霸等同于孙和的待遇,这给了老四孙霸觊觎太子位置的心思,也让朝臣分为支持太子和支持孙霸的两派,引发党争和分裂。
按理说,孙权不立皇后,就应该以长幼排序确立太子。但孙权这么一折腾,让许多朝臣看不下去了,诸如陆逊等大臣站出来为孙和说话,却让孙权恼羞成怒,陆逊因此忧郁而亡。看到为太子说话的陆逊受到冷落,孙霸和孙鲁班的党羽更是无所顾忌,肆意诋毁诬陷太子孙和。
为平息愈演愈烈的“内乱分裂”,孙权决定处置孙和与孙霸。250年,孙权将孙和软禁,废除其太子地位,同时赐死孙霸及其党羽。
太子被废,当立储君,此时孙权只能从孙奉、孙休和孙亮三人中选择了。而孙权宠信年轻貌美的潘夫人,青睐册立其子孙亮为太子。长公主孙鲁班看出了孙权的心思,于是将自己侄孙女(丈夫全琮一脉)嫁给孙亮为太子妃,同时极力推荐册立孙亮为太子。
此时孙权年近70,对此早已心力憔悴,于是册立幼子孙亮为太子,同时为保障孙亮的太子地位,孙权册立潘夫人为皇后。252年,潘夫人暴毙于宫中(大概率是被宫女缢杀),不久孙权驾崩,10岁的孙亮登基为帝。
孙亮继位后,东吴权力被权臣所操纵,陷入动荡。孙亮不久被废,赐死。权臣拥立孙权的六子孙休为帝,孙休依靠丁奉铲除孙綝,暂时稳固了东吴政局。不过孙休没做几年皇帝也病逝了,权臣拥立废太子孙和之子孙皓登基。孙皓念在父亲的悲惨身世,为稳固地位在亲政后对宗室和权臣大开杀戒,最终导致东吴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