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古代历史 > > 正文

历史上令妃是个怎样的人 她真如大家所说的那样狠毒吗?

发布时间:2020-06-05 13:47 来源: 点击: 0000 次 字体:   |    |  
不管是《还珠格格》中温柔聪慧、贤德平和的令妃娘娘,还是《延禧攻略》中聪明伶俐、活泼精明的魏璎珞,其历史原型都是乾隆皇帝的宠妃魏佳氏。 众所周知,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与乾隆皇后感情深厚,乾隆更是将这位结发妻子视为一生挚爱,其在乾隆心中的地位无人可

不管是《还珠格格》中温柔聪慧、贤德平和的令妃娘娘,还是《延禧攻略》中聪明伶俐、活泼精明的魏璎珞,其历史原型都是乾隆皇帝的宠妃魏佳氏。

众所周知,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与乾隆皇后感情深厚,乾隆更是将这位结发妻子视为一生挚爱,其在乾隆心中的地位无人可以取代,以至于在其去世后的几十年中,乾隆皇帝是年年祭奠,岁岁思慕。而除开富察皇后,乾隆皇帝最为宠爱的后妃,非魏佳氏莫属了。
一方面,魏佳氏自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短短的十年时间里,为乾隆皇帝先后诞育了四儿两女,而她也就此成为了为乾隆皇帝诞育子女数量最多的后妃。在这一点上,就连富察皇后都要甘拜下风。

另一方面,魏佳氏所生的乾隆皇帝的十五阿哥永琰,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乾隆以秘密立储的形式确立为自己的接班人,这一年永琰只有十三岁,而册立永琰除了其中规中矩的表现在其他表现极为拙劣的其他皇子中算是"矮子里面拔大个"之外,便是乾隆皇帝对于魏佳氏的宠爱,而永琰也最终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皇帝禅让皇位后,继承大统,成为了嘉庆皇帝。

然而,纵是如此,终乾隆皇帝一朝,魏佳氏始终没有被册封或者追封为皇后。

魏佳氏堪称清朝"后宫赢家"的典范。他出身非常低微,通过选秀充入宫中,即便如此,魏佳氏还是开启了一段属于她自己的人生传奇。乾隆十年(1745年),魏佳氏被封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乾隆十三年(1748年)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晋封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1765年),晋封为皇贵妃。

魏佳氏被封为皇贵妃的时候,皇后还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即继后辉发那拉氏。然而此时的辉发那拉氏因为"断发事件",已经是"帝后失和",被乾隆皇帝所厌恶,不仅收回了署理后宫事务的权力,更是收缴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共四份册宝夹纸。纵然乾隆皇后没有下旨,正式废黜辉发那拉氏,但是其皇后之位也已经是名存实亡。而其也是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便郁郁而终了,乾隆皇帝不仅用非常低的标准和礼仪将其下葬,足可见乾隆皇帝对其的憎恨和厌恶。

由于"帝后失和"以及后来继后辉发那拉氏去世,这就使得身居皇贵妃之位的魏佳氏很自然的开始署理后宫之事,成为乾隆皇帝后宫中的主事人。可是,终魏佳氏一生,即便再受到乾隆皇帝的宠爱和信任,即便是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由其所生的十五阿哥永琰已经被乾隆皇帝秘密立为接班人,魏佳氏也没有像皇太极时期的宸妃海兰珠和顺志朝时期的董鄂妃一样,被追封为皇后,自始至终都是皇贵妃之位。

其实,乾隆皇帝不将其册封或者追封为皇后,也是有着一定的原因的。

首先,就是前文中说到的,魏佳氏的出身非常低微。

魏佳氏家族出身于满洲正黄旗包衣管领世家,她的父亲魏清泰仅仅是内务府的内管领之职,官阶也仅仅只有从五品或者正六品的样子。

对比一下乾隆朝其他宠妃的家庭出身,就可以明显感觉到魏佳氏出身的寒酸。富察皇后,父亲是察哈尔总督李荣保,叔伯马齐、马武等人,更是康雍两朝的重臣,雍正都需要通过联姻的方式对其家族进行拉拢,可见其影响力;贵妃高佳氏的父亲高斌,河道总督,后历任地方总督、六部尚书和大学士职务,权势也是非常显赫;就连出身相对平庸的继后辉发那拉氏,其父讷尔布也是世袭正四品佐领一职,但是其家族毕竟是海西女真辉发部的王族后裔,属于正儿八经的满洲人,在当时地位必然是强过汉人血统的魏佳氏一门的。

所以,汉人的血统,内务府包衣出身,再加上其家族并不显赫的背景,这些在非常看重家族血统和出身背景的清朝,有着明显的"先天不足"。即便是乾隆皇帝再宠爱魏佳氏,如果贸然册立为皇后,必然会招致满洲贵族以及皇室宗亲的反对,这也成为了乾隆皇帝的重要顾虑。

其次,乾隆皇帝为了"秘密立储"的隐秘性,也是不能册立魏佳氏的。

前文中也说到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通过"秘密立储"的方式,确立了由魏佳氏所生的十五阿哥作为乾隆接班人的身份,而两年之后的乾隆四十年(1775年),魏佳氏才去世。去世之后,乾隆皇帝封为了"令懿皇贵妃"。

"秘密立储"是乾隆皇帝的父亲雍正皇帝,总结了康熙万年"九子夺嫡"以及清朝开国以来,历代帝王皇位传承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而制定的,并且在其登基伊始,就通过这样的方式确立的乾隆皇帝弘历的继位资格。只不过雍正皇帝的儿子数量少,活下来的就更少了,再加上雍正为了乾隆皇帝的顺利继位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又太过于明显,使得乾隆皇帝这个"秘密立储"接班人的身份成为了"公开的秘密"。

而乾隆皇帝面对的情况则是完全不同,乾隆皇帝儿子的数量要远多于雍正,因而乾隆皇帝更需要保证"秘密立储"的秘密性。

在此之前,乾隆皇帝曾确立由富察氏所生的儿子永琏和永琮为接班人,但是由于两位皇子的早殇,只得作罢。之后富察皇后去世,辉发那拉氏成为皇后,其所生的十二阿哥永璂,成为了嫡子,具有了继位的优势。然而伴随着继后的失宠与去世,永璂也遭到了乾隆皇帝的厌恶,郁郁而终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乾隆皇帝如果册立皇后,不管是魏佳氏还是其他后妃,其所生的儿子也将成为嫡子,因而具有了继位的优先权,而这就很有可能导致如同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事件的再度上演。所以,只有在没有皇后和嫡子的情况下,"秘密立储"才具备可执行的空间,同时,确立的储君继位也才更具有合法性。

而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确立永琰为接班人后,乾隆皇帝也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方式掩盖其继位人的真实身份。除了自始至终没有册封以及追封魏佳氏的皇后称号外,平时对于永琰也是态度平常,不带任何器重之意,并且在婚姻上也是安排其迎娶了门第并不高贵的喜塔腊氏家族的女儿。

这些,都是为了极力掩盖永琰的身份,从而对其进行保护,以确保其能够顺利继位。

再次,就是乾隆皇帝的对于自己爷爷康熙皇帝的敬重了。

乾隆皇帝对于自己爷爷康熙皇帝的崇拜是毋庸置疑的,而乾隆的一生不仅是在极力的模仿学习康熙,同时为了表示对于康熙的尊崇,在一些"数字问题"上,乾隆皇帝也是不敢僭越。

例如,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之后就禅让了皇位,康熙皇帝六下江南,乾隆皇帝也是六下江南等等,乾隆的父亲葬在了清西陵,但是乾隆宁愿自己的陵寝渗水也要葬在清东陵等等。这样的例子非常之多。

册立后妃也是一样的,康熙皇帝在世的时候,册封为了三位皇后,即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以及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纵使乾隆皇帝是"风流天子",但是在皇后这个非常严肃且正统的问题上,必然也是不敢造次,此前他已经册封了两位皇后,即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和继后辉发那拉氏,于是关于魏佳氏的册封,也只能留在之后进行了,以示对于康熙皇帝的尊崇。

乾隆六十年(1795年),魏佳氏还是最终被追封为了皇后。

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九月初三,乾隆皇帝亲自宣读了自己"秘密立储"的诏书,宣布十五阿哥永琰为皇太子的同时,也宣布了第二年自己将主动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永琰。

在这之后,乾隆皇帝将令懿皇贵妃魏佳氏追封为孝仪皇后。

此时的乾隆皇帝能够将其追封为皇后,一方面是因为"秘密立储"的使命已经完成,永琰的身份已经不需要再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母以子贵",凭借永琰皇太子和未来皇帝的身份,魏佳氏也配得上皇后的称号。

就这样,在魏佳氏在其去世二十年后,最终还是被封为了皇后,即后来的孝仪纯皇后,而她也成为了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汉族血统的皇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声明: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本站也不负内容真实性--- 新闻头条 责任编辑:linxing洛峰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