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刘郎是什么典故?如何理解?
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的刘晨、阮肇两人相约共去天台山采集药材。由于山路崎岖,峰回路转,早已走到深山之中的二人已经迷路了。
刘、阮两人赶忙寻找下山之路,无奈山高林茂苦苦找不到来时之路。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十来天,两人准备的干粮已经吃完。再找不到出山之路两人就要葬身大山之中。
在这山穷水尽之际,二人忽然看见远处山坡上有一颗桃树。于是两人攀爬过去采了充饥,吃了几个以后,顿时恢复了体力。
休息片刻后,两人继续寻找下山之路。在一个小溪旁洗手时忽然发现有新鲜的芜菁叶随水流出,不一会又有胡麻糁流出。两人大喜,沿此小溪必能找到出路。
两人沿着小溪行走了一大段路程,忽然看见两位妙龄少女向二人打招呼。并且能准确的叫出二人的姓名。好像旧相识一般,邀请两人去她们家休息。
两人来到女子的住所,只见所见住处金碧辉煌。两人刚到住处,便有更多少女嬉戏而来,并笑称二人为贤婿。随后准备饭菜,让刘、阮二人吃饭休息。
晚上在众人的簇拥下,刘、阮二人各自与一少女结为夫妻。二人也十分享受这样的生活。
过了十天左右,二人便想回家,在众人的劝阻下,两人又住了半年时间。架不住二人的思乡之情,两位女子说道:“你二人能到此地皆是你们的福缘,今日若要离去,以后再见就难了,不如留在此地尽享荣华。”但刘、阮执意要走,便派人送他们出了深山。
二人来到山外,急忙回家去,却不想早已不是当初离家时的景象。找人一打听才知道,已经过了七世时间,人们都早以为他们死在了深山了。
等他们想再回去找自己的仙女妻子时,却已经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这个典故出自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后世也多以此典喻“艳遇”。
唐代诗人李商隐巧妙的引用了这个典故写于诗中,于是便有了这首名句,“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诗人通过典故中刘晨再次寻仙不遇的故事,说明自己的爱情受到更加无从超越的阻隔。
宋代诗人宋祁也是遇到李商隐同样的感情故事,于是便借用了李商隐的诗词名句写了一首词《鹧鸪天》。只是改动了一字,“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意境也更足了。